集团动态
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 城市更新的建设者
3月26日,市中心图书馆浦东分馆揭牌,从而实现与上海图书馆和其他区县图书馆之间的网络对接、通借通还。6月,利用153信息网络平台和较完善的设备条件,6个区属图书馆资源整合,计算机联网成功,实现“一卡通”。“盲人图书馆”、“国防图书馆”、“海上流动图书馆”、“人口学校”、“浦东地方文献”、“川图凌空网站”等特色服务功能,受到读者欢迎。区属图书馆开展主题读书活动80多次,在文化部4年一度的图书馆评估定级中,新区图书馆的各项指标良好,软硬件和内部管理均达较高水平,受到专家好评。浦东、川沙图书馆分别开通网站。浦东图书馆开展电话续借、图书导读、热点探讨、知识介绍等活动,编辑《信息编译》、《批评与建议》、《媒体信息快报》等,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浦东图书馆与生命科学图书馆、药物研究所,以“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的方式,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创办“浦东图书馆张江科技分馆”,提升公共图书馆对高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区级图书馆带动下,24个街镇图书馆不断上规模、上等级。梅园新村街道图书馆等9家单位被评为市颁标准特级馆,南码头路街道图书馆等13家单位被评为市颁标准一级馆。
年内,第一批12所中小学图书馆接受上海市教委图书馆检查工作组的检查评估。评定结果:示范图书馆8所(全市44所),一级图书馆4所(全市27所,合格图书馆25所)。检查评估成绩位列全市第一。
11月27日,上海中心图书馆上海杉达学院分馆成立。上海图书馆无偿提供6台计算机,建立公共目录检索区,把IPAC系统引入图书馆,提供自行研究开发的“全国报刊篇名索引数据库”,并运送5000册中文图书到杉达学院,今后将定期更换,充实图书馆的馆藏。杉达学院分馆将和上海图书馆在网络资源、数字资源、文献提供、人员培训方面进行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为师生拓宽获取文献的渠道,并为周边社区读者提供阅览服务。
(以上数据截至 2017 年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