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 城市更新的建设者
浦东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和城市面貌。
古代的浦东(川沙)是戍卒屯垦的海疆,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唐、元、清时先后属华亭县、上海县,曾设川沙抚民厅。辛亥革命时改厅为县,直隶江苏省。
解放后,川沙从江苏省划出,改属上海市管辖。此后,行政区域又几经划并调整。1990 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浦东,由此掀开了浦东发展的新篇章。1993 年,川沙县撤销,同时将黄浦、杨浦等区的浦东区域划入,正式成立了浦东新区。2009 年,南汇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这标志着浦东开发开放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阶段。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黄浦江东岸,地处中国沿海开放带的中心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倚靠蓬勃发展的长三角都市群、面向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 3.87 米。因地层为长江冲积层,地形略呈三角形,海岸线全长115 公里。
浦东新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较足,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 16.2℃ ,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 毫米,雨日约131 天。
浦东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共交通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1 、公共交通
先后完成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中环线浦东段东段建成通车, S3高速公路先期实施段建成通车。截至2017年,浦东拥有骨干道路1485公里,公交线路422条,轨道交通10条。浦东正在构建便捷畅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城乡通道型干线公路和镇域骨干道路建设,推动高快速路在沿线镇加设出入口,进一步提高郊区公交站点覆盖率,使城乡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2 、生态环境
完成黄浦江东岸 22公里公共空间贯通,积极打造最美东岸、艺术东岸和幸福东岸。2017年公园面积达654.7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7%,滨江森林公园二期、张家浜楔形绿地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启动实施。加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力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
浦东新区加快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和城市面貌。
1、综合管理
组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构建问题发现及时、处置快速有力、指挥调度统一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推进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建设, 2017 年完成 1601 家大中型餐饮企业“ 明厨亮灶” 工程。持续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 2017 年,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 30.9% 。严厉打击重大违法犯罪活动,报警类警情同比下降21.2% 。
2 、社会治理
出台 “ 统筹核心发展权和下沉区域管理权的意见” ,进一步理顺区镇关系,强化街镇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职能。构建“ 家门口” 服务体系,建成830 个“ 家门口” 服务站,覆盖2/3 村居。2017 年,完成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完成 1100 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133 万平方米旧住房修缮改造。
(以上数据截至 2017 年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