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 城市更新的建设者
(一)自贸试验区
2013年9月29日,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浦东诞生,5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是以不断先行先试的“自贸速度”,使区内新设企业数达到设立前的1.5倍,以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40%的贸易总额,实现了浦东新区3/4以上的生产总值和50%的工业总产值,浦东80%的金融机构与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在自贸试验区。
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落实 2017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深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发布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自由贸易账户拓展到全市科技创新企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上线运行,仓储物流企业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实现常态化运作。
政府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深化证照分离改革,首批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试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一企一证”改革。创新网上自主申报等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措施。实施“三全工程”,区级104项企业市场准入事项实现“全网通办”,全部188项个人社区事务实现“全区通办”,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六个双”综合监管机制实现监管部门全覆盖。
“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加快步伐。建成 7个国别(地区)商品中心。“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完善自贸试验区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功能,自贸试验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累计达到605亿美元。
(二)科创中心
浦东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制定出台了新区 “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2020行动方案”,依托张江、临港两大区域,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张江科学城和智能制造发展高地。
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落地实施。启动首轮 “五个一批”73个重点项目,全力保障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上海光源二期、活细胞成像平台等大科学设施建设,张江实验室成立运行。
临港主体承载区加快建设。12英寸大硅片、上飞飞机装备等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上海临港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揭牌成立。设立集成电路装备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引导基金。
人才创新举措取得突破。出台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度的九条措施,成立浦东新区海外人才局。颁发全国首张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推荐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首张本科学历外国留学生工作许可证。
“双自联动”持续深化。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试运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参与企业不断扩大,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启动试点。设立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 1711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5件,经认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134家。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 3.7%,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227家,C919国产大型客机全面试飞。
(三)核心功能
在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浦东新区加快要素资源集聚,增强核心枢纽功能,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金融功能
浦东集聚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 “一行三会”驻沪监管部门,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一批要素市场。截至2017年底,拥有监管类金融机构超1000家。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上海总部、中债金融估值中心、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落户,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正式上线。
航运功能
浦东有洋山、外高桥、浦东机场等枢纽型港口,集聚了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等一批国际级航运机构。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洋山开港运行。以外高桥港和洋山港为主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 7000万人次。
贸易功能
外贸进出口增速达到近六年来最好水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端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广泛渗透,在线线下融合、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快成长,迪斯尼拉动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 1个百分点左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新动力。
四、重点区域
28 年来,浦东肩负着国家战略使命,依托一批功能各异、特色鲜明的国家级开发区,依托一批功能性、重量级的大项目,不断优化完善生产力布局,积极促进城市功能的转型和提升,有力地推动了上海 “五个中心 ” 建设。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 “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拥有国内最为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生态环境;集聚10多家要素市场,300多家各类总部企业,5000多家各类新兴金融机构,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
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唯一以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发展双核心的自贸试验片区,已成为全国制造业园区的排头兵,正迈向有全球影响力的 “智造中心”,形成了现代汽车、智能制造、新媒体和新型金融的“ 3+1 ”战略产业格局。
张江高科技园区
张江高科技园区承载着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当前正集中力量建设 “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保税区
自贸试验区保税区片区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先导区,保税片区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的叠加优势,继续推进制度创新和功能拓展,大力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世博地区
世博地区将瞄准建设世界级中央活动区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沿江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带、高端文化产业发展带、世界一流的滨水城市生活带,加快聚集总部商务、新兴金融、文化会展、旅游休闲、生态宜居等功能。
国际旅游度假区
国际旅游度假区以上海迪斯尼项目为核心,目前已具国内外游客来沪旅游首选地、上海市民休闲度假首选地、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首选地雏形,未来将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化旅游度假区、当代中国娱乐潮流体验中心、人人向往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临港地区
临港地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是以自贸区创新、产业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开放创新先行试验区,将打造成为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支撑的 “国际智造城”,以产城深度融合、生态美丽宜居、海洋文化繁荣为内涵的“滨海未来城”。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