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 城市更新的建设者
遇见AI,预见未来。人工智能是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国际数字之都的重要驱动力。临港新片区凭借前沿产业集聚、政策制度创新和应用场景开放等优势,已集聚一批自动驾驶、智能终端、AI芯片、数据服务等人工智能企业。
本期“企业看滴水湖AI创新港”邀请了鸿钧微电子公司CEO沈荣和延电科技股份总经理代凤朕。听闻滴水湖AI创新港即将启动,他们围绕高性能通用处理器、智能座舱等内容,谈谈他们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创业,我们是有情怀的。” 四年前,燧原科技CEO赵立东满腔热血,心怀帮助中国半导体行业破局的抱负,来临港组建公司。
“打造高端技术产品,这是我一直笃定的。中国发展芯片产业,不能只拼价格,而是要拼技术,打造高端的产品才有可能盈利,实现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缩短高端芯片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在赵立东看来,国家缺高端芯片,企业就应该拼高技术门槛。发展高端芯片是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临港新片区承载着国家战略。如此契合,决定了燧原选择临港。
2018年,燧原科技在临港注册成立。2019年8月,临港新片区揭牌,燧原成为首批13家获颁最新营业执照的企业之一。落户临港几年间,燧原接连交出亮眼成绩单:仅18个月,燧原挑战技术门槛最高的AI训练芯片,“邃思” 横空出世,同时云端训练加速卡“云燧T10”发布;2021年,全新升级迭代的“邃思2.0”问世。作为中国第一个支持TF32数据精度的芯片、国内最大的AI计算单芯片……“邃思2.0”再度问鼎了当年的“中国芯·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燧原科技由此成为国内首家以AI芯片蝉联该奖项的企业。与“邃思2.0”共同发布的还有基于邃思2.0的“云燧T20”训练加速卡和“云燧T21”训练OAM模组,全面升级的“驭算TopsRider”软件平台以及全新的“云燧集群CloudBlazer Matrix”,燧原科技成为了国内首家发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组合的公司。同年底,第二代推理产品“云燧i20”推理加速卡发布,燧原科技完成了训练和推理产品线的迭代。
去年底,扩张中的燧原再次选择了临港,将1000多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区选在了位于临港新片区综合先行区的张江科技港先进制造产业园。“高水平的基础设施让我们安心地把仿真硬件安置在这里。” 赵立东说。
两大算力中心先后落户临港,这让作为下游企业、生产AI训练芯片的燧原充满信心和期待“作为致力于研究AI训练芯片的企业,我们为算法提供基础设施,算力中心加快建设,我们可以提供底层算力芯片。临港还有政策鼓励购买新片区内企业的产品,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支持,让下游企业享受‘福利’的同时又可以反哺算力使用者。”
为了进一步刺激“创新”这个临港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滴水湖AI创新港”即将启动。这让彭垚对临港的未来充满想象和期待。他表示,希望用“AI+交通”进一步赋能临港的城市管理。“临港是一座未来之城,我们想帮她把底子打好。”
从最开始的50人,到如今400多人,“闪马智能”团队在三年多内快速发展壮大。公司深耕智慧交通领域,结合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底座,使原有治理模式逐步实现转型升级。针对交通管制中的常见问题,“闪马智能”通过打造AI算法中台和数据中心,为精细化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不少新思路。
“我一直非常看好临港”,彭垚坦言,作为“AI+交通”赛道的领跑企业,“闪马智能”一开始就看中了人工智能在这片沃土上蓬勃发展的生机。“临港地理位置特别,有‘海陆空’优势。这里承载着国家战略,‘未来之城’的发展规划,令人心潮澎湃。”
彭垚表示,作为AI+交通领域的公司,闪马智能希望用过往的实践经验协助临港对现有道路进行智能化升级。“未来,识别交通问题的AI将变得更加准确,道路作业也可以借力AI更加高效,我相信,这些关于智能城市的设想很快会在临港新片区成为现实。”
“公司取名为‘闪马’,是希望未来有一匹快马,能以最高效、最便捷的方式,带人们成功到达想去的地方。”彭垚表示,随着临港新片区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在此安居乐业。通过AI赋能,会帮助加快城市智慧交通建设,让临港人的生活更智能、更幸福!
来源:上海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