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 城市更新的建设者
2021.3.26 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一周年
2020年3月26日,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的揭牌仪式在临港行政服务中心举行。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和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倪俊南共同为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揭牌。自此,滴水湖畔这一抹“市监蓝”点亮了。
2021.3.26 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一周年
临港市场监管局目前共有干部24人、文员7人,平均年龄36岁;内设综合协调科、注册许可科、法制公平科和监管执法科4个科。依照市编委批复,临港市场监管局目前在新片区产城融合区386平方公里范围内履行登记注册职能,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25.31平方公里范围内履行全部行政许可和监管执法职能。截至2021年3月20日,临港新片区共续存企业129407户,其中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2168户。
01
全力推动制度创新试点核心驱动营商环境升级
根据新片区管委会创新任务清单,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临港市场监管局主要承担了45项创新任务试点,涵盖注册许可领域10项、市场监管领域11项,知识产权领域24项。一年来,已完成相关制度创新试点26项,正持续关注跟进、积极争取有关政策在新片区先行先试的4项,预计2021年完成15项。
02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打造极简投资准入环境
2021.3.26 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一周年
临港市场监管局成立一年来,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上不断向纵深推进,发布了一项项惠及企业的创新举措,赋予商事主体更大的自主权利,持续降低商事主体进入市场的制度性成本,构建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服务体系。
2020年4月30日,在市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临港市场监管局开始实施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试点,帮助企业走出“起名难”困境,有3767户企业通过该试点制度获得企业注册登记;2020年9月开始,临港市场监管局承接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授权的外资登记事权,目前已完成外资企业设立登记601户、变更560户、注销54户,累计为1215户外资企业提供了服务;2020年9月7日,历时6个月起草研究的《临港新片区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开始实施,在名称告知承诺的基础上,以住所自主申报及经营范围自主申报为改革核心,简化申请材料、优化登记流程,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实施办法(试行)》实施以来,已有13489户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方式进行企业登记设立,让企业开办基本实现“秒批”。
2021.3.26 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一周年
截至2021年3月20日,临港市场监管局共为50453户次企业提供了登记注册及许可服务,其中新设企业24088户,注销4894户,企业变更登记21384户,办结行政许可事项87件,人均日审批量近50件。2020年全年,临港新片区以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达到整个浦东新区区域53.2%的新设企业数量。
03
坚守市场监管安全底线实现综保区业务全覆盖
新片区进出口贸易发达,面对监管压力激增的进口冷链食品安全工作,临港市场监管局全局上下放弃休息时间,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完成冷链仓库经营单位日常检查500余户次,开展冷库疫情防控专班联合检查10次:一是以“线上+线下”双监管模式,突出抓好货物、环境消杀频次到位;二是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白+黑”、“7*24”待命值守制度;三是会同海关、疾控、公安等部门编制中转查验库运行管理要求,从申请设立、运行管理、退出机制等方面,明确联合监管机制;四是做好从业人员疫苗接种工作,组织高风险重点人员和意愿接种人员共1230人按计划开展疫苗接种;五是加强应急演练实践,以现场及沙盘推演方式模拟相关应急情况,组织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专班成员单位多次开展应急处置演练,积累“实战”经验。
在守住进口冷链食品“国门”的基础上,临港市场监管局在洋山综合保税区内全面推进市场监管各项业务职能:2020年新片区企业年报公示率达99.33%,排名居全市各区第一;开展食品快速检测200余件,完成全覆盖检查;完成营利性培训机构、转供电、食品流通、电商平台、年报公示等各业务条线双随机检查共计128户次;开展两节、两会、长江禁渔、冷链经营企业、进博会、特殊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企业、非法加油点等专项整治20余项;有序开展企业清理吊照、网络巡查、酒类监管、油品检查、计量监管等各条线监管执法工作。截至2021年3月20日,处理各类投诉、举报、咨询建议共计10485件。
04
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探索信用监管机制创新
2020年9月1日,在市场监管总局、上海市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全力推动下,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共计11条措施开始在临港新片区落地生效。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以来,依托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优势,以完善竞争政策框架体系、充实竞争政策实施工具为重心,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
2021.3.26 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一周年
同时,临港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企业信息主动披露试点工作,搭建企业信息披露信息化模块;初步构建市场监管领域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方法研究工作,探索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的建立。
05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2020年12月17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窗口”、“中国(上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临港新片区分中心”正式揭牌运营,集聚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上海代办处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上海受理窗口的受理和咨询功能、市版权局版权确权咨询功能、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审受理功能、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和知识产权专项财政扶持申报受理功能以及知识产权侵权举报投诉受理、案件信息移送、纠纷调解和咨询解答等功能,为区域企业、高校以及个人提供确权、保护、交易、运用等一站式服务。
2021.3.26 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一周年
目前,临港市场监管局已完成市区两级74项知识产权事权申请下放承接工作。2020年全年,新片区新增专利申请8318件,专利授权4644件;PCT专利申请197件,全市排名居第五;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件;新增注册商标9706件,平均每新增1.96户市场主体新增1件注册商标,每万户市场主体的平均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为3976件。
新片区内上海海洋大学等18家企事业单位获得上海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称号,6件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并有1家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课题研究方面,临港市场监管局已完成与清华海峡研究院共同开展的知识产权相关课题研究验收工作,以及与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市版权协会的对接工作,正在逐步开展新片区知识产权统计数据的框架模式研究。
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促进与发展研究课题评审会现场
这一年以来,从“0”到“1”,市场监管人筚路蓝缕、逢山开路,在新片区这片“蓝海”激扬青春、挥洒汗水,为打造国际营商环境高地、高水平开放型市场经营秩序、坚守市场监管安全底线、助推知识产权领域高质量发展而奋力拼搏,获得了新片区管委会的肯定及各方市场主体的一致好评。
今后,会有更多的一年在前方,也会有更多的使命和期盼在等待。临港市场监管人始终会以新片区重要历史使命为己任,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努力从制度、机制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临港腾飞跑出“加速度”、干出“显示度”!
来源:上海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