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 城市更新的建设者
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成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PART01 赋予新片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
支持新片区先行先试改革举措
上海重大改革举措优先在新片区试点,今后上海市出台的政策,新片区按照“政策从优”原则,普遍适用。
加大向新片区管理机构放权力度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
PART02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优化新片区人才直接落户政策
缩短新片区“居转户”年限
实行居住证专项加分政策
拓宽技能人才引进通道
加大人才培养扶持力度
实行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
放宽现代服务业从业限制
大力聚集海外青年人才
进一步提高入外籍留学人员工作生活便利
加大力度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赋予新片区管理机构外籍人才加分权及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推荐权
建立境外人才工作和创业绿色通道
PART03 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建立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
实施税收支持
加大对新片区政策债券发行的支持力度
对标国际标准,开展跨境金融业务
加强跨境资金灵活使用
推进建设资金管理中心
发挥银行信贷、保险资金以及融资担保基金等作用
提高重点产业直接融资规模
PART04 加大规划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以规划为引领,优化新片区空间格局,提高经济密度,促进资源要素高效率配置。
1 .编制新片区国土空间规划
新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在浦东新区等区级总体规划中单独成章,并做好与市、区两级总体规划的衔接。
2. 进一步完善资源性要素配置的市级统筹机制
对新片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市级单列,与减量化指标脱钩。重大项目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由市级统筹。
3. 提高新片区工业、研发用地容积率
对符合新片区产业功能的项目,容积率可进一步提高。对存量工业、研发用地提高容积量的,根据持有比例,经新片 区管理机构决策,可减免增容土地出让价款。
4. 鼓励土地节约集约的混合利用
探索实行混合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等政策,推进工业、研发办公、中试生产等功能混合,引导科技研发、企业总部 管理等创新功能加快集聚。
5. 支持新片区内园区平台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新片区内园区平台收购产业项目类存量工业用地用于通用类研发平台和标准厂房的,在明确土地利用绩效和退出机制 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基础上,可将不超过物业总量的50%转让给研发机构和企业,其中直接转让比例不超过物业总量的 30%,鼓励先租后让。
PART05 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加快形成新动力,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
推动重大项目和平台向新片区集聚
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工业互联网
推进智能应用
授予新片区管理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权
压缩专利审查时限
PART06 加大对人才住房的保障力度
坚持职住平衡,针对多层次住房需求,建立以市场供应为主、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区域性住房体系。
1. 定向微调新片区住房限购政策
2. 微调商品住房选房购房制度
3. 实施限价商品房政策
4. 建设“先租后售”公租房
5. 扩大租赁住房配套建设渠道
6. 给予规划土地政策支持
PART07 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链接能力,着力构建对外高效畅达、对内便捷绿色、管理智能便民的综合交通体系,将新片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节点城市。
制定新片区综合交通规则
推进铁路和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加强新片区与周边区域高速公路建设
提升新片区内客运能力
强化新片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
PART08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坚持产城融合,不断丰富城市服务功能,打造高品质生活,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国际新城。
1. 丰富提升教育资源
2. 进一步优化配置医疗资源
3. 加快文化休闲、商业网点设施建设
4. 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5. 加强区域精细化管理
2019年8月30日出台《中共上海市委、上海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
来源:公众号临港招商服务中心